知行易徑(SSLD)的基本原理
(一)人類的環境包括:(1)物理或物質環境,包括氣候、水源、空氣質量、天然資源、糧食、建築、居住環境等;(2)社會現實如社會系統、社會制度、習俗、規範、法規與文化等;(3)我們與各社會現實之間的互動關係;(4)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二)我們生活中大多數的需求均在與其他人或社會系統互動的過程中得到滿足,例如:嬰兒時被父母喂養、到超市買食物和必需品。
(三)當我們未能成功地從這些社交互動過程中達到目標,便無法滿足我們的一些需求。當我們的需求未得到滿足,我們便會受負面情緒干擾(如:飢餓、寂寞、不安),我們也可能會採取失效或帶有破壞性的策略以求達到所需(如:使用藥物應付情感上的傷痛和挫敗感)。
(四)導致生活上負面經歷其中一個主因是我們未能掌握與社會環境互動的一些有效的策略或技巧,以致我們沒法從互動中取得所需。比如說,某君期望與另外一人發展親密關係,但未能得到那人的注意或積極反應。
(五)大部分人類行為都有目的,受人類需要所驅動。寂寞時,我們追求他人陪伴;口渴時我們找水解渴。
(六)除了受需要所驅動,我們的行為也受思維所調節。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認知世事的方法可影響我們所需和我們所欲之間的關係。比如說,飢餓可以引動食物的尋覓,也可轉化為自我控制。一個在學校內不受歡迎的少年相信擁有最新的遊戲機可以提升他在校內的受歡迎度,而另一少年則可能認為整容能達到同樣效果。知識和經驗都會影響人們追求需要或滿足慾望的方式,例如是到商場或於網上購物,去酒吧找一夜情或是購買性服務。
(七)我們的需要和情緒可以影響我們的思維方式,包括我們的判斷、看法與價值觀。極度飢餓的人更有可能把物件看成食物。害怕昆蟲的人很有可能在夜裡誤把物件看作為昆蟲。所以瞭解自己行為的重要一環是意識到自己的動機和情感。
(八)我們對自己的看法(自我形象)對我們處理人生各種狀況具有關鍵的影響。通常擁有越正面看法的人在處理狀況上就越得心應手。
(九)我們所選的行動中,有些能有效地實現我們的需求,有些卻沒多大效用。有些行動能有效地滿足我們一方面的需要,卻同時妨礙我們追尋另一方面的需求。比如說,服用毒品可滿足感官上的快感和減低焦慮感,但有可能賠上健康和事業;迴避挑戰性的社交場合可以滿足我們對安全感的需求,但卻使我們喪失滿足其他需求 (如:發展親密關係、職位晉陞等)的機會。
(十)知行易徑模型能幫助我們學習並掌握有效的策略與技巧在自己的社會環境內達成個人目標。掌握新的、更有效的策略和技巧能讓案主放棄以往無效或有問題的行為。
(十一)在知行易徑系統中,案主能在一個安全的環境裡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學習新的策略與技巧,並改良舊的策略與技巧,以協助他們更有效地達成目標。知行易徑是一個充權的介入方式,因它致力於增廣案主的選擇範圍、能力、效能和量度。
(十二)與其他著重技巧培訓的介入方式(如:生活技巧培訓、社交技巧訓練、生活教練等)相比,知行易徑的特色是它採用多項應變思維。此視角識別到多種有可能於個人、文化和社會變量等產生的多項因應性。知行易徑更著重維持開放、靈活的方式,使專業人員更能對應服務對象的特殊需求和情況。